嚕啦啦社

◎魏揚

「嚕啦啦是個新竹以北地區大部分大專院校都有的社團,是救國團下面服務員的一支。」第四十三屆嚕啦啦服務員,人社院學士班大四的蘇匯文如此表示。

與許多服務性社團一樣,嚕啦啦起初透過救國團與大專院校的合作,逐漸深入校園,並以社團的形式發展。清華嚕啦啦社約在1980年代間創立,至今也有近30年歷史,然而現在大部分清華學生對他們不甚瞭解,因此接下來本文將簡單爬梳嚕啦啦的歷史。

一、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

「嚕啦啦」全名為「中國青年服務社假期活動服務員」,若是從招募第一屆服務員的1969年算起,至今已有四十三年歷史,但若要再往前追溯,嚕啦啦的歷史甚至要比救國團還要古老一些。這一點在夏偉清的論文中有詳細描述:

「中國青年服務社,原名為台北市青年服務社,於1952年3月29日青年節成立,同年十月底救國團成立,基於工作配合於1953年歸併於救國團,並於1969年更名為中國青年服務社。同年開始培訓假期活動服務員,簡稱『嚕啦啦』」(夏偉清,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領導學系,2008)

簡言之,嚕啦啦並不是單一學校中的單一社團,而毋寧是救國團體系下的一個單位(中國青年服務社)所培訓的服務員大家庭,至今已有三千餘位成員。

二、嚴格的訓練及全方位技能要求

要成為正式的嚕啦啦服務員,必須經過極為嚴格的、為期一年的十階段集中訓練,訓練內容幾乎囊括了所有營隊技能。若未通過試煉,便無法取得服務員身份,雖仍可算「社員」,但卻沒有帶營隊的資格。因此,嚕啦啦服務員普遍來說被要求精通全方位的營隊技能,之所以被如此要求,與他們異於一般服務性社團的「服務性質」有很大的關係。

「我們的營隊都是速成的方式,當暑假全國所有營隊(救國團或各地服務社辦的)開出來時,只要有丟到嚕啦啦體制說需要人力的,我們就會開始安排人過去,一去就開始準備。招生由救國團或該服務社自己招生,我們就是兩三天籌備期,然後直接上營。」蘇匯文如此描述嚕啦啦的工作性質。也表示正因如此,嚕啦啦服務員的訓練才如此嚴苛。

三、救國團傳統的直接傳承者

簡言之,嚕啦啦不像一般服務性社團那樣有特定服務對象,而是透過救國團體制承辦營隊活動。在今天,或許有人會質疑這是否符合「服務」的定義,在此我們必須瞭解:嚕啦啦所承續的是救國團最原初的服務邏輯:青年為其他青年、社會大眾提供服務,在此脈絡下,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很多時候就是「娛樂」。

一直以來,嚕啦啦始終直接屬於救國團服務員體系,並與救國團保持極為密切的互動關係。除體制上與救國團的直接連帶之外,嚕啦啦嚴密的學長姐制度、上下關係緊密的訓練方式,也使救國團的服務員傳統可以綿密地傳續下去。

從整個歷史脈絡來看,嚕啦啦服務員在許多面向上都直接保存許多救國團特色與傳統,在目前大專院校各個服務性社團中自成一格。我們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嚕啦啦的發展歷史反映了救國團近半個世紀以來的角色重建與任務轉型。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