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長怎麼選


                           ◎撰文 柯廷諭、翁慶寧
                           ◎採訪 柯廷諭、翁慶寧
  
  今年因校長陳力俊任期已滿,校方開始如火如荼地籌備新一任校長的選舉事宜。校長遴選委員會由十五個委員組成,自今年四月到十月一共召開了八次會議。期間遴選委員會舉行座談會納取全校教職員工生及校友對新任校長人選的期望,並同時招募校長候選人。遴選委員會經面談後投票選出三位候選人
賀陳弘教授、黃一農教授與彭宗平教授,現在正進行全校正、副教授投票行使同意權之程序,預計下週一(25日)開票。過半數同意的候選人將再交還遴選委員會於1130日開會,決定最終校長人選。基進筆記有感於清大學生對選舉校長一事不甚了解,便著手蒐集資料,並訪問今年校長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王茂駿教授,撰此報導供全校師生認識清大校長的選舉制度與過程。

講遴選委員會的組成及法源依據

  校長遴選委員會依據〈國立清華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二條成立,其寫明:「校長遴選委員會由學校代表六人,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六人,及教育部代表三人組成。除教育部代表由教育部遴派外,其餘代表含教授代表六人、校友代表三人,社會公正人士三人,由校務會議推選,其推選方法另訂之。」而此組織規程又是依據〈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所訂立。王茂駿副召集人表示,教授代表六人及校友代表三人是上學期由各院事先提名人選,供今年三月底舉辦之校務會議代表投票選出。接著,這九名委員另外找尋三名社會公正人士一同擔任遴選委員。上述十二名委員加上教育部推選之代表即組成了一共十五人的校長遴選委員會。

  遴選委員會於四月初召開了第一次會議,推選劉兆漢院士爲召集人、王茂駿教授爲副
(校內)
召集人兼發言人。王副召集人表示,召集人為委員間推選出德高望重之社會人士擔任,而實際上處理選舉行政事務者為秘書處議事及法規組邱雪蘭組長。王副召集人自己的工作為確認促、把關心行政時程的推動狀況。此次會議同時決定了三場遴選委員會座談會於五月中旬至六月上旬辦理。

  51日,遴選委員會開始公開徵求推(自)薦校長候選人,一直徵到731日。我們問及於此期間推(自)薦之校長候選人為何,王副召集人表示他不方便說明。不過,他說現在的三個候選人都是受推薦人。在84日的第三次會議中,遴選委員會確認推(自)薦校長候選人之資格條件,並進一步決定面談五位人選。1013日,遴選委員會議從白天到晚上,一口氣召開了第四、五、六次會議,分別面談三位候選人。隔日(14),遴選委員會再面談二位候選人。當天,遴選委員會以無記名投票經全體委員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推薦出三位校長候選人,也就是現在的賀陳弘、黃一農與彭宗平三位候選人。1029日早上,遴選委員會於旺宏館國際會議廳舉行校長候選人說明會,三位候選人輪流上台發表政見。基進筆記當天也有三位成員到場參與,且發現學生參與狀況不佳。上述之時程為基進筆記整理自清華大學校長遴選專區網站,我們同時發現,第一至第三次會議紀錄是於九月下旬上傳,而第四至第八次會議則是在十月底上傳。這令我們感到詫異,第一次會議早在413日就已召開,會議紀錄為何遲在九月下旬才上傳?不僅會議記錄過晚上傳,紀錄內容也十分簡單,無法看見會議的具體討論過程。


王教授對學生列席代表的看法

  此外,〈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組織及運作辦法〉中載明:「一、學校代表:由學校校務會議推選,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第一款學校代表應包含教師代表,其人數不得少於三分之二。」當我們問到學生在遴選委員會所扮演的角色時,王副召集人表示列席學生代表都有參與整個討論。雖然學生代表只是列席,並沒有任何的決定權;但王副召集人表示委員們相當重視學生代表的意見。當我們繼續追問他教授對於學生直選的看法時,他說明,學生關心校園議題是好事,但是有些面向學生在他的學經歷上不足,還有許多要學習的地方,真正做決策時要授權幾位代表比較好。並且如果採用直選的方式,會有拜票等等政治文化出現,王副召集人認為這不是學校應有的現象。

  依〈國立清華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二條,社會公正人士同樣應由校務會議推選;但〈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委員推選作業要點〉中說明:「社會公正人士由教授代表及校友代表推選之,其中任一性別至多以二人為限。」而這正是王副召集人所告訴我們實際上的推選方式。我們可以發現,〈國立清華大學組織規程〉第三十二條中關於社會公正人士推選方式的規定是含混的。基進筆記認為,社會公正人士同為現行校長選舉制度中唯一有最終決定權的校長遴選委員,應依循明確辦法,由公開的程序在校務會議中選出。又,遴選委員會中有三位「社會公正人士」並不意味著選出來的校長就是社會所肯定、信賴的。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為社會公正人士?社會公正人士的身分是否會呈現其所屬群體的觀點?我們仔細檢視委員名單及會議紀錄後發現,若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沒有因故無法繼續擔任遴選委員,她加上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之後,三位社會公正人士就有二位是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原來我們的社會公正人士代表是企業代表?這好似收購罐頭的經銷商決定工廠廠主的人選,告訴工廠的員工及未來的廠主:「你們要做出好吃又便宜的罐頭喔!」


遴選制度大問題


  整個選舉過程,我們會發現學生在其中能夠發揮影響力的部分少之又少。學生的影響力微乎其微這件事情並不只是在校長候選人遴選上而已,上至校務會議,下至齋長會議,學生都處於「提供意見」的角色。誠然,學生在許多事物上有經驗的不足,但是哪個群體才是與學校最密切的?難道不是在當中生活的學生嗎?校園的組成,是由教員、職員與學生構成的。現行的決策機制,握有決策權的只有教授們。校園民主如果要實施,就應該要教員、職員與學生有同等的對話平台。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