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是商品

                         
                             ◎撰文 楊芷蘭

(
斜體字部分為引用彭宗平於校長候選人座談會當天之發言)
  
你花兩百塊吃牛肉麵跟五十塊吃牛肉麵,絕對是不一樣的,你也都可以叫他牛肉麵,一碗牛肉麵裡面一塊牛肉跟十塊牛肉,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學雜費的問題啊,一定要跟學校的辦學品質畫上等號。

  這個很明顯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價格愈高,品質越好的道理,雖不是完全錯誤,但也不是完全正確的。牛肉麵的例子當然很可笑,天底下多的是敲詐你的老闆跟偷工減料的商家,或者,你到百貨公司吃一碗兩百塊的牛肉麵,覺得難吃的要死,發現路邊夜市50塊的牛肉麵好吃許多,因為事實上,百貨公司當中兩百塊的牛肉麵,其中100塊是店租,50塊是廣告費。問題在於,什麼東西是我們自己該用錢買來的,什麼東西是國家本來就應該給我們的。教育該不該商品化,這是另一個問題,值得討論,但是把教育和學費畫上等號,彷彿經濟弱勢者都理所當然不能受教育,這樣的思維是很可怕的。


「您」只是表面工夫


……我因為私人的關係請了張忠謀到元智演講,他在上面演講的時候,底下的Q&A同學就舉手問他說,「請問『你』認為怎麼樣?」我聽了以後,那一兩天我一直睡不好,我決定寫一封信給全校的同學,題目叫「從『你』到『您』做起」,我說阿,很多同學他畢業以後要去應徵工作,他見了人事主任或者經理,他說「請問你們公司」怎麼樣怎麼樣,「你認為怎麼樣怎麼樣」,他不知道人家已經決定不用他了,你們可能不知道你們將來的未來的工作,你的競爭,其實是由更資深的人,他有不同的社會歷練,他有不同的倫理標準來決定的,所以我說從你到您做起,我說一個尊稱就決定一個人的態度和做事的方法。我寫了那一封信給全校的學生,後來呢中天電視台的董事長,鄭先生鄭家鐘看到了之後,他寫了一封信給我,他說他信任元智大學的辦學,擔任校長注重這個事情。不久之後我們學務長請了李遠哲先生到元智演講,結果有同學問說「李院長『你』覺得怎麼樣?」之後呢,學務長跑來跟我道歉,他說他沒有把學生教好。


  如果清大的一流人才,只是被訓練成會阿諛奉承的企業主小狗,這個「格局」(套用您的話來說)實在是太小了。同時,我也替當時元智大學的學務長感到悲傷,在這種壓力之下,居然還要主動跟校長認錯道歉,看來,這跟陳力俊主動寫聲明稿跟教育部道歉是沒什麼兩樣的。雖然我同意在某種程度上,「禮貌取人」很可能是當今企業界運作的方式之一,但是有時候事情是怎樣,不代表它應該要是怎樣,很多學生當然都懂得有禮貌重倫理,但是一個人能否升遷、是否有能力、是否是個一流人才,如果就建立在一個「您」上面,不是很薄弱很荒謬嗎?「你」難道就是不尊敬嗎?我平等看待彼此的關係,不用以下對上談事情,不用你說對說錯都說「您說的是」,這樣就不該被重用嗎?我們當然不用拒絕說「您」,但是當「您」被強調至此,還動用到校長「您」來寫全校信給大家,那麼我們只是在確立一種以上對下的權力關係而已。簡單來講,尊稱「您」的內涵不在於人跟人之間的尊重 (因為我可以用更不做作的方式尊重你),而在於確認「您」高高在上,我低低在下。如果我真心尊重,我就夠真誠,「您」不用靠我尊稱「您」來確認,相反地,我也可以陽奉陰違,表面上尊稱「您」,但實際上覺得你超討人厭,而老闆喜歡哪一種,那要看老闆是不是個虛榮或虛偽的人,需要靠這種表面功夫來任人。


「眼光與格局」背後的階級思維


我在擔任教務長的時候,很抱歉,我在這邊,在空橋,跟同學說「你能不能不要穿藍白拖來餐廳吃飯?」

你如果看到劍橋大學high table吃飯那是多麼的正式,所以它是培養一流的人才,我們假如要培養一流的人才,我們的行為舉止、應對進退,一定要是頂級的,我們一定要把學生訓練到看到清華的外面,勝利堂旁邊的夜市,覺得到那個地方他無法忍受,我們的教育才成功,如果你覺得到那邊你可以忍受,我們的教育沒辦法成功。

如果你今天每次走南門,走後門,走那個水源街看到都是違章建築,你也可以忍受,你不覺得那個是一個落伍的象徵的話,我們學生的眼光沒有提高嘛。……所以我講的所謂領導人,他第一個就是眼光要有前瞻性的眼光,要有個格局。

  我很好奇,彭教授每天都吃些什麼?要「您」「忍受」外面又髒又亂品質又低的宵夜街,實在是委屈「您」了。我不認為這些東西都不該改變,也不認為這些東西都該改變,但是,在認定該不該改變以前,一流教育是否曾經教導我們先去「理解」?在認定宵夜街令人無法忍受以前,我們有沒有問過這裡的學生是不是吃得很爽?是不是覺得消費很便宜很快樂?是不是理解開這些店的人是誰?他們為什麼賣五十塊的牛肉麵而不是兩百塊?藍白拖為什麼不該穿進餐廳?因為那是「低俗」的人在穿的嗎?工人階級、農夫、運將才穿藍白拖,所以大學生不該穿藍白拖嗎?違章建築如果該拆,為什麼該拆?因為很醜,影響市容?因為法律上說它是違章建築?我們有沒有去問法律怎麼判定它是違章建築的?住在裡面的人又怎麼辦?他為什麼要(只能)住違章建築?這跟都市計畫強拆王家,土地徵收強拆大埔,根本上是同一種暴力邏輯,手法如出一轍,以發展(當地)經濟之名,行炒作剝削之實。

至於劍橋大學的high table,很抱歉我素養差,不了解知道這是什麼,但我知道曾經有那麼一些西方人是帶著一種「高文明姿態」在歧視東方人的。如果今天吃high table的劍橋大學生,鄙視那些”manner”不如他們的人,那我不認為念了劍橋有多高尚,反而會認為這是仗著自身的階級以及品味優勢,歧視他者的傲慢行為。

如果有一天我變成所謂的「一流人才」,我看到「又髒又亂品質差」的宵夜街和台灣的夜市,我看到一個人穿著藍白拖走進餐廳吃飯,我看到違章建築,我覺得鄙視,我覺得不能忍受,那我真的應該要替自己感到羞恥。無比的羞恥。我接受教育,不是為了回過頭來鄙視階級弱勢或差異文化(不管我認不認同),不是為了顯現自己level比別人高,不是為了吃兩百塊的牛肉麵,穿名牌的鞋子,住豪宅。 我們之所以是「一流」,之所以擁有這麼多教育資源,是剝奪了多少不能受教育的人的資源來達成的?如今我們卻要反過頭來告訴他們:「你吃的東西好髒好亂品質好差,你穿的鞋子好醜,你住的房子該拆」,如果這不是無恥,什麼才是無恥?

  彭教授所謂的「眼光、vision和格局」,某種程度上在我聽來只是階級品味罷了。這種思維並沒有擴大一個人的視野和格局,反而使人的視野狹隘了很多很多,因為「您」瞧不起別人,「您」的水平太高,「您」只看見乾淨有品味的事情,「您」只跟有禮貌有文化素養的人來往。
  


 我不想變成彭教授口中的「一流人才」


       彭教授在座談會上講的話,我有所同意也有所反對,但是我看見的「教育理念」,是一種「對權貴阿諛奉承,對非菁英(甚至不需要是階級弱勢)鄙視厭惡」的教育。曾經有一段,彭教授提到:「我當年,我的爸爸帶著我去借錢,繳學費的,我的爸爸只有小學畢業,種田,我的媽媽,也只有小學畢業……」我很驚訝,「您」並不是個從小富裕的人,「您」也吃苦也窮困過,但是難道「您」受的教育讓「您」來到今天的位置,擁有今天的成就,就是要對那些像「您」的過去一樣的人「無法忍受」嗎?「您」也曾經是階級弱勢,卻表現得像「您」對這樣的生活和「品質」感到不堪一樣,「您」過去吃的食物,都沒有一點點「又髒又亂品質很差」嗎?「您」沒有穿過類似藍白拖的鞋子嗎?「您」沒有住過破舊的房子嗎?「您」對「您」的過去感到可恥嗎?



        謝謝「您」的一番話,讓我必須時時刻刻警醒自己,我正在受的是「一流教育」,而我不想變成「您」口中所謂的,傲慢的「一流人才」。

0 意見:

張貼留言